近日,中國酒評人馬先辰創辦的酒評機構AMA發布了法國北羅納河谷(Rh?ne Valley)的品鑒報告,走訪全球最著名的Viognier維歐尼白葡萄酒產區Condrieu,以及以西拉稱雄的羅蒂丘C?te-R?tie,對2018-2020產區年份、釀造工藝發表了觀點,并對C?te-R?tie的產區未來極其看好,直言行業人士應盡早關注,“它就是下一個勃艮第?!?/strong>
【馬先辰 ALEXANDRE MA】
常駐法國波爾多的首位中國籍獨立酒評人;
法國RVF葡萄酒雜志1927年創刊以來首位亞洲酒評人;
2016年帶領中國隊獲得RVF世界盲品大賽冠軍;
IWS意大利葡萄酒學者全球最高分榮譽;
SWS西班牙葡萄酒學者全球最高分榮譽;
FWS法國葡萄酒學者最高分榮譽。
PART 1. Condrieu
© vin-condrieu.fr
“Condrieu總體風格的變與不變
記得上一次如此高強度地品鑒Condrieu還是在2018年,時隔四年,當我再次踏上拜訪酒莊的山路時,看到的是一個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的Condrieu,以前那種濃郁芬芳的主旋律開始變得多姿多彩,尤其是早年間我就非常推崇的“悶騷型”和“清爽型”Viognier,在2019和2020兩個年份中開始集中涌現。就連一向重桶濃厚的Yves Gangloff都開始變得清爽怡人,可謂是大開眼界。
Stéphane Montez © alexandrema.com
參觀完酒莊我發現,選擇清雅風格的酒莊大多采用了更加中性的陳釀容器,比如說Pierre Jean Villa不但用了1500升和600升的大橡木桶之外還引入了陶罐陳釀。
連一向以橡木桶陳釀著稱的Stéphane Montez也大大降低了新桶的比例,他家的Les Grandes Chaillées窖藏,新桶比例只有25%,而且全都是容積更大的600升桶。
此外,我這次還發現了一些像Domaine Bott這樣的先鋒酒莊,他們通過早采收的方式讓Viognier展現出“雷司令般的酸度”以及更為純凈清透的口感,至于這種風格會不會被Condrieu傳統玩家所接受我不好判斷,但毫無疑問給Condrieu大家庭注入了一股清風。
Domaine Bott © alexandrema.com
當然,保持傳統釀造風格的酒莊依舊是Condrieu的王牌,無論是走“極致優雅”路線的Domaine Georges Vernay還是以平和穩重著稱的Domaine Bonnefond都把Viognier濃郁芬芳的特點用一種溫文爾雅的方式呈現了出來。即便是以100%全新桶發酵+100%蘋果酸乳酸發酵的La Doriane (E.Guigal)也在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何為“Condrieu的堅守”。
在我看來,今天的Condrieu絕對是我所經歷過的最好的時代,你能在這里找到你想要的任何Viognier,而且各種風格都有Top級水準,無論你喜歡什么樣的Viognier,在這里都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E.Guigal © alexandrema.com
在正式介紹酒評之前,
我想用最簡練的方式概括下
我這次主要品鑒的
兩個年份的氣候和風格特點:
“Condrieu2019
2019 年份生長季節的溫度非常高,缺水情況非常普遍,只有根系夠深的老藤葡萄才有尚佳的表現。整體來說,葡萄的糖分非常高,油潤感普遍突出,香氣方面更多地呈現為熱帶水果和成熟核果的芬芳。
與此同時,這個年份的酸度比較低,面朝東和高海拔的葡萄在這方面表現要更加出眾一些。
Domaine Christophe Semaska © alexandrema.com
“Condrieu2020
2020年份是我近幾年來最喜歡的Condrieu年份,這個年份的溫度沒有2019那么干熱。巨大的晝夜溫差不但賦予了葡萄清爽怡人的酸度、就連果香也變得特別純粹。對于天生缺酸的Viognier來說2020年份的這一特點堪稱“有如神助”。
此外,這個年份的口感特別通透,收口時的礦物感也更為纖細,就連常見的油潤感也顯得更加溫和柔潤。
在我看來,2020是能夠體現Viognier所有天賦的絕佳年份,喜歡Condrieu的朋友可以好好囤幾瓶2020年份。
Domaine Niero © alexandrema.com
A M A
Condrieu品鑒
AMA評分總覽
注:分數排序由高到低
只列出90分以上的酒款
“ AMA 評分 Condrieu
年份/酒款/評分
PART 2. C?te-R?tie
© vins-rhone.com
“我們在國內見到的C?te-R?tie主要以La La La和“北隆三劍客”為主(小眾消費者群體除外),而它們只能代表C?te-R?tie的一部分風貌。上一盤C?te-R?tie的滿漢全席,有些酒的風格可能會顛覆你對C?te-R?tie的認知,但它們都是在各自領域表現出眾的C?te-R?tie?!?——馬先辰
關于帶梗發酵
AMA : 帶梗發酵的勢頭在C?te-R?tie日趨明顯
當帕克時代的余波逐漸平緩,C?te-R?tie的酒莊掀起了一場“帶梗發酵的復興運動”,特別是80-9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釀酒師,他們對帶梗的執著到了癡迷的地步。
比如說,一向以去梗為標簽的Domaine Chambeyron在Chavaroche這款單一園中用采用了30%的帶梗發酵;Vignobles Levet更是在旗艦款La Péroline中大膽地使用了100%的帶梗發酵。
Vignobles Levet © alexandrema.com
在我看來,帶梗的多與少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帶什么樣的梗,能不能夠做到平衡自如、渾然天成。
Pierre Jean Villa就跟我說,他在Fongeant這款酒中采用了100%的帶梗發酵,但是把果梗比較生青的部分全部去掉了,所以我們喝到這款酒的時候除了感嘆其優雅之外,幾乎感覺不到帶梗的痕跡。
Pierre Jean Villa © alexandrema.com
關于重桶
AMA:重桶沒問題,但必須完美融合。
我對新橡木桶并不排斥,甚至是全新橡木桶也沒關系,只要能做到“了無痕跡”,就值得稱贊。
我這次品鑒發現,某些90年代爆紅的酒莊還是一味地追求新橡木桶+長時間陳年,口中的結構固然扎實強勁,但Syrah的幽香氣質完全感受不到。坦率地講,如果玩重桶+長時間陳年,沒有人能夠超越E.Guigal,費了半天勁兒卻只能淪為陪襯有什么意思?還不如好好研究適合自己的新桶比例。
Stéphane Ogier © alexandrema.com
此外,也有些酒莊激進地選擇0%全新桶,這樣固然在年輕時有著清澈優美的香氣表現,但很難在口感方面達到Stéphane Ogier這種級別的復雜度和層次感。(Stéphane Ogier選擇600升的全新桶先拿來陳釀Condrieu,然后在第二年拿來陳釀 C?te-R?tie。)
綜上所述,新桶的比例真的不重要,在當今的C?te-R?tie,誰能夠把橡木桶陳年做成女士推崇的“裸妝”效果,誰就是贏家。
在這一方面表現特別出眾的酒莊是Domaine Duclaux的Maison Rouge酒款,雖然全新桶的比例高達40%,但自始至終都毫無橡木桶的痕跡,滿滿的都是通透,極致的優雅。
Domaine Duclaux © alexandrema.com
關于單一園
AMA:沒必要盲目追求單一園。
60年代,當E.Guigal推出La Mouline的時候,估計怎么也不會想到如今的C?te-R?tie會涌現出這么多的單一園葡萄酒。
雖然我個人非常喜歡單一園的理念,但我始終覺得在C?te-R?tie不能走得太極端,換言之,不能為了貼個單一園的名字而釀造單一園葡萄酒。特別是對于那些風土特性并不那么卓越的單一園。你比如說,在這次的品鑒中我就發現,某些酒莊的單一園高端款就沒有它混釀不同葡萄田的經典款復雜多變,口中的融合感方面也并非那么流暢自然。
Christophe Pichon © alexandrema.com
“C?te-R?tie2019 vs 2018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用最簡單的幾句話勾勒出我這次主要品鑒的2019年份的特點:
2019 年的春天C?te-R?tie的風特別大,特別是在開花期之后的大風吹折了不少枝條;再加上7月的天氣實在是太干太熱了,葡萄缺水的情況比較普遍。該年份的轉折點在于8月100mm的降雨,以及中下旬良好的晝夜溫差。所以你會在2019年份的酒中感受到更多成熟的漿果以及更加緊實的單寧。對于浸漬和高比例帶梗的酒莊來說,口感的平衡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而反觀2018,同樣是個高溫的年份,但沒有出現2019普遍缺水的情況。果香成熟豐滿,酒體圓潤飽滿。整體來說,我認為C?te-R?tie2018年份的表現更加出色。
最后,我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重點關注C?te-R?tie,它的未來就是勃艮第名莊現在的景象,這句話我現在就放在這里,讓時間來為C?te-R?tie正名吧!
Domaine Christophe Semaska © alexandrema.com
A M A C?te-R?tie品鑒
AMA評分總覽
注:分數排序由高到低
只列出90分以上的酒款
年份/酒款/評分
PS:查看完整的酒評與分數,可以查閱官網:Alexandrema.com。